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肝癌防控仍面临 “高发病、高死亡” 的双重压力——全球每两个肝癌患者里,就有一个是中国人(占全球45.3%)股天乐,每两个肝癌死亡病例中,同样有一个来自中国(占全球47.1%,)。作为病毒性肝炎相对高发的人口大省广东,防控形势尤为紧迫。
“肝脏就像人体的‘无声化工厂’,平时默默处理代谢、解毒工作,就算出现小故障也不轻易‘报警’。”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外科暨肝移植中心叶林森副主任医师打了个形象的比方。正因为这份 “沉默”,早期肝癌几乎没有明显症状,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到中晚期,治疗难度陡增;更让人揪心的是,近 43% 的肝癌患者并非死于肿瘤本身,而是因治疗过程中肝功能受损进而引发的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症离世。不过这样的困境并非没有破局方向,正如叶教授带来的积极信号:“随着医学进步,肝癌防治已形成‘早发现-精治疗-重预防’的完整体系,就算是中晚期患者,也能通过综合治疗延长生存期。”
“生命化工厂” 失守背后的三重风险
乙肝病毒是“攻击”肝脏的“头号敌人”。叶林森教授直言:“我国肝癌高发,根源之一就是乙肝病毒的较高流行。” 在庞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群体中,未发展成肝硬化的感染者每年发生肝细胞癌的概率是 0.5%~1.0%;一旦进展到肝硬化,这一比例会飙升至 3%~6%,形成 “肝炎-肝硬化-肝癌” 的恶性循环。广东作为乙肝高发区,更是这场 “肝脏保卫战” 中的重点战场。
不良生活习惯正在 “加速” 肝脏病变。“长期喝酒就像给肝脏‘灌毒药’股天乐,会一步步把它拖进酒精性肝病的泥潭,最后可能发展成肝癌。” 叶教授解释道。除此之外,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粮食、食用油,会和乙肝病毒 “联手” 致癌;现在年轻人常熬夜、吃高脂外卖,容易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这种年轻化的危险因素,正在悄悄推高肝癌发病风险,必须警惕”。
“沉默的化工厂” 让早期发现难上加难。叶林森教授无奈地说:“肝脏代偿能力太强了,早期肿瘤长在里面,患者可能没有任何明显不适。等出现肝区疼、黄疸、变瘦这些症状时,往往已经到中晚期了。” 此时肿瘤可能已出现门静脉癌栓或远处转移,甚至可能引发肝癌结节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这时候治疗不仅难度大,预后也会差很多,所以早期发现太关键了”。
治疗上已从 “单一作战” 到 “精准联手”
外科手术仍是早期肝癌的 “根治利器”。“对肝功能好的早期患者来说,肝切除术能把肿瘤完整切掉,部分符合条件的人还能做肝移植,实现长期生存。” 叶林森教授介绍,但手术对肝功能要求高,很多中晚期患者往往因为肝硬化或肿瘤太大已然失去手术机会,“这时候就需要其他治疗手段‘补位’”。
内科药物为晚期患者打开 “生存窗口”。以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为代表的 “T+A” 方案,成了部分晚期患者的一线选择。叶教授解释:“这类免疫药加抗血管生成药的组合股天乐,能改善肿瘤周围的微环境,延缓病情进展。” 不过他也坦言,仍有部分患者对治疗反应有限,“还需要探索更精准地联合策略”。
钇90选择性内放射治疗技术可实现 “精准打击”,“这种技术就像给肿瘤‘送靶向炸弹’,通过介入手段把载有放射性同位素的树脂微球,精准送到肿瘤的供血血管里,其释放的β射线,平均射程仅2.5毫米,即通过“血管靶向”和“短射程射线”双重机制集中“爆破”肿瘤细胞,且能最大限度保护正常肝组织。” 叶林森教授在 PPT 中展示,这项技术特别适合无法手术的中晚期患者,“能有效控制肿瘤进展,还能改善肝功能”。
多学科联合治疗带来 “生机”。低剂量放疗和免疫治疗的搭配,能让放疗“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帮免疫药更好地发挥作用,“就算是有门静脉癌栓的患者,也可能通过这种组合实现降期,获得手术机会”。叶教授强调:“现在肝癌治疗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根据患者的肿瘤情况、肝功能、全身状态,制定个体化方案。我常跟患者说‘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就是想让他们知道,就算到了中晚期,也有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可能。”
从 “源头阻断” 到 “主动筛查”构建多道防线
疫苗接种是“阻断乙肝-肝癌链条”的根本。“新生儿打乙肝疫苗太重要了,现在年青一代的乙肝感染率已经显著下降,这一积极变化可助力未来数十年从源头减少肝癌发病。”叶林森教授说。他建议没感染过乙肝的人及时接种疫苗,“已经感染的人,规范吃抗病毒药,能大大降低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的风险”。
改变生活习惯能 减少肝脏负担。“少喝酒、不喝霉变的粮食和油,这是保护肝脏的基础。” 叶教授提醒,均衡饮食、规律运动能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尤其是慢性肝病患者,一定要严格戒酒,酒精和病毒‘叠加’,会让肝癌风险大幅增加”。
定期筛查是 “早期发现的关键”。“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硬化患者这些高危人群,每半年要做一次超声检查加甲胎蛋白检测,这两种检查搭配,能有效提高早期诊断率。” 叶林森教授说,如果甲胎蛋白检测是阴性,还可以用异常凝血酶原等新型标志物补充筛查,“早期肝癌通过根治性治疗,5 年生存率比中晚期高很多,筛查带来的生存获益,比任何治疗手段的进步都重要”。
从认清肝癌发病风险,到掌握精准治疗手段,再到筑牢预防防线,肝癌综合防治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叶林森教授强调:“对抗肝癌,既需要医学技术不断创新,更需要大家把预防和筛查放在心上。只有每个人都主动守护肝脏健康,才能真正降低肝癌的危害。”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温玮 股天乐
信钰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